首页 > 手机测评 > 手机测评 > 全文丨人工智能时代 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使命

全文丨人工智能时代 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使命

发布时间:2024-10-14 17:01:36来源: 13041198719

目录

导言

第一部分机遇:人工智能赋能传媒发展

一、产能新驱动

二、体验新升级

三、业态新前景

第二部分挑战:人工智能催生多重风险

一、虚假信息引发信任危机

二、技术滥用破坏舆论生态

三、快速发展加剧治理忧虑

四、智能应用加大发展鸿沟

第三部分使命: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智能向善

一、加快智能驱动,提升媒体价值

二、立足善意使用,健全伦理规范

三、加强对话合作,完善全球治理

第四部分调查:全球新闻媒体人工智能认知及应用现状

结语

编写说明与致谢

参考文献

从全球范围看,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。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,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不断实现突破,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、生产、分发、接收、反馈中,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“算法”,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。①

——习近平

导言

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,引发席卷全球的人工智能热潮,新闻媒体也再一次迎来变革发展的机遇。科幻小说中那个神秘的“技术奇点”正从想象走入现实,带领人类进入一个充满未知的崭新时空。“智媒”时代正向我们走来。

人工智能为新闻媒体行业带来无限可能性,但正如之前历次传播技术革命一样,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无法摆脱“科林格里奇困境”,新兴技术的利弊在得到实践检验之前,仍处于“黑箱”之中。

构建有效的治理机制,促进人工智能造福人类,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。2023年10月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《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》。《倡议》指出,人工智能治理攸关全人类命运,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。在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多元挑战的背景下,各国应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的原则,通过对话与合作凝聚共识,构建开放、公正、有效的治理机制,促进人工智能技术造福于人类,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围绕人工智能发展、安全、治理等问题,《倡议》提出了“以人为本”“智能向善”等基本原则,为解决人工智能治理难题贡献了中国方案。

人工智能时代,新闻媒体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?推动智能向善,新闻媒体应该如何履行职责使命?围绕这些问题,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课题组以中、英、法三种语言面向全球新闻媒体机构开展问卷调查,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094份,受访者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,包括报刊、广电、通讯社、网站、移动应用服务商等。与此同时,课题组还广泛走访全球各大主流媒体、科技公司与科研院所,聚焦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的机遇与挑战、责任与使命开展深入调研。基于调研数据及访谈结果,课题组进行了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,经过深入研究、反复研讨,最终形成《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使命》研究报告。

报告发现,全球新闻媒体整体上(66.0%)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行业的影响持积极态度,多数媒体(67.6%)已切身感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,超半数媒体(51.2%)已开始应用人工智能。媒体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期待主要聚焦于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(74.6%)与生产效率(74.4%)等,同时警惕人工智能带来的“新闻线索和素材失真失准”(76.4%)等可信度风险。多数新闻媒体(85.6%)认为需要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加强监管。

报告认为,人工智能给新闻媒体的发展带来产能新驱动,从内容的采集、生产、分发、评估等环节促生了媒体新质生产力;赋予媒体及其消费者超越时空、虚实融合、人机交流的体验新升级;开创了万物媒介化、媒体平台化、产业数智化的新兴业态。

报告提出,人工智能的不确定因素及其滥用恶用,催生了多重风险挑战。虚假信息在规模、形态和传播路径上不断升级,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真实性危机;技术的自身局限与使用者的私利诉求产生“合谋”,污染了舆论生态,对个体认知和社会舆论造成负面影响,并加重了国际层面的信息对抗;广泛存在的价值争议和伦理困境,令人工智能在发展与治理中陷入“两难”;“智能鸿沟”或将进一步拉大人际、城乡和南北差距,助长技术霸权,加剧全球发展失衡。

报告提议,新闻媒体需肩负社会责任使命,坚持“以人为本”,推动“智能向善”,从加快智能驱动、提升媒体价值,立足善意使用、健全伦理规范,加强对话合作、完善全球治理等方面坚守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责任与使命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建设更加美好世界汇聚强大的媒体力量。

第一部分机遇:人工智能赋能传媒发展

把握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融合发展契机,在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中发挥人工智能作用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。

——习近平

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,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,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。③在新闻媒体领域,智能“涌现”与5G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区块链等技术共同点燃了新一轮媒介革命的引擎。透过徐徐拉开的人工智能变革大幕,我们看到,新闻媒体正迎来产能新驱动、体验新升级、业态新前景的良好机遇。

一、产能新驱动

当今,人工智能迎来爆发式增长,算法推荐、语音交互、知识问答、图像生成等技术应用不断突破,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热潮蔓延全球。2022年底,美国OpenAI公司研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横空出世;2024年,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再度惊艳世界;近来,OpenAI推出最新o1模型、快手“可灵”入局文生视频赛道、Kimi大模型助手更新支持到200万字超长文本分析……多模态及垂直领域大模型不断在世界各地涌现,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。

人工智能技术“井喷式”发展为新闻媒体提供了新的产能驱动。众多媒体纷纷把握这一技术先机,争做人工智能“早鸟”。新华社课题组调查显示,目前全球已有10.2%的媒体机构全面拥抱人工智能,在机构层面设立了相应机制,由上而下地将人工智能引入生产流程;41.0%的媒体机构正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,鼓励和支持部分新闻业务板块试用人工智能技术。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新闻媒体促生新质生产力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量。

1.聚合信息,丰富来源

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精准的搜索引擎、分析引擎和可视化组件,自动收集背景信息,推荐消息来源和线人,进行消息源验证和核查,为采编人员提供更具价值的新闻线索和多元观察视角。

新华社研发的“新闻雷达(NewsRadar)”,能够自动预警突发事件,并根据事件性质和规模预测事件热度;BBC研发的新闻聚合和内容抽取系统“榨汁机(Juicer)”,能够自动抓取全球免费新闻网站的内容,利用人工智能将新闻分类、贴标签,为记者提供新闻素材和选题参考;《纽约时报》开发的数据分析机器人“Blossomblot”,通过对社交平台上推送文章的分析,预测适宜在社交平台上传播的信息,帮助打造“爆款”内容;美联社推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多模态搜索平台,用户可以通过语义搜索更容易地找到符合条件的照片和视频,为丰富新闻媒体的信息来源提供帮助。

2.辅助生产,优化品质

在新闻生产环节,智能创作平台以“知识服务+AI”的方式,为媒体从业者提供更多的知识辅助与支撑;写作机器人、AI创作助手等技术应用,能完成语音转文字、自动剪辑、字幕生成、智能配乐、自动翻译、文本图片转视频等一系列工作任务。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,让媒体人从大量重复琐碎的人工劳动中解放出来,专注于内容创新创意。

新华社自主打造可控、可靠、多智能体融合生产引擎“新华新语”,在内容核查、虚假信息鉴别、智能态势分析、知识增强的智能策划、视觉增强的智能创作等方面表现突出。人民日报推出的“创作大脑AI+”平台,集纳了近20款智能工具,可及时制作、快速生成多模态新媒体产品,一站式完成采访、拍摄、直播、剪辑、发布等全流程工作;全息采录眼镜支持实时人脸识别、AI语音互动、实时直播流发起等多种功能。在垂直报道领域,针对各类细分行业的专业模型也不断涌现。彭博社是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开拓者,其开发的Bloomberg GPT TM语言模型专门针对各种金融数据进行训练,为进一步优化金融信息服务打开了新空间。

课题组调查显示,在应用场景上,媒体机构有组织探索较多的前三个方向是:

1.辅助编辑,如事实核查、语音转文字、配字幕、翻译等;

2.创作内容,如生成摘要、制作图表海报、数字主播配音等;

3.策划选题或草拟提纲。

手机测评更多>>

赛那、GL8都靠边?比亚迪夏来了! 用于车载摄像头评估的光源FMVSS111抽检 10年惠及70余万中国青少年 捷豹路虎诠释“新现代豪华主义” 电动车品牌2024年12月口碑榜出炉,品牌大动作不断 布局新年市场! 本田0系列纯电双车CES全球首秀,自研“ASIMO OS”系统亮相 广汽22款新车曝光!今年上增程!年销目标:230万辆 小米申请注册FU、WU等多枚商标,或为未来新车命名 奇瑞iCar V23成都上市,复古科技碰撞越野新潮流! 暴雷阴影笼罩下,三家新势力汽车暗示已脱离雷区 9.98万起 电动方盒子 iCAR V23成都上市交付 年销量冲破260万辆大关,奇瑞的增长为何停不下来? 全新比亚迪汉L设计图曝光,尺寸进一步提升,智驾成亮点,能火? 全程零接管,2025款汉高快+城区智驾抢先体验营上海站圆满收官 将硬派轻越野SUV门槛降至8-9万,吉利牛仔来西安开卷! 全新哈弗H7要来了,官图已发布,全新设计+插混动力 马自达“roadster”35周年纪念版 别克昂科威Plus对比途观L Pro!燃油合资中型SUV,你选谁? 又大又省又舒适,家庭出行一步到位,一辆2025款唐DM-i就够了 买车回家过大年!银河星舰7 EM-i领衔,这几款SUV千万不要错过 丰田都市酷路泽,装比亚迪电池的入门纯电SUV,双电机越野模式 埃安UT鹦鹉龙,非独立悬挂,乘坐感受怎么样? 中国特供大众VR6引擎正式停产,揽境、Q6等使用,生产34年 捷途X70年底落地参考,七座车落地不到10万,这些优缺点你知道吗 不仅是代步,更多是情绪价值!宝马5系值得拥有吗? 热门车年底降价冲量,有电车不到2万,有油车价格“腰斩” 福特烈马改装AIRBFT 4×4承载气囊,完美解决后悬挂下榻 中国贸促会汽车分会与上海贸促会就上海车展主办权互诉案20日开庭 林肯飞行家:三代同行的温馨座驾,家的温暖与远方的梦想并存 晚到却是全球一流,五星安全月销3万一炮而红!轴距2米7仅售9万多 9880元的蓝牌踏板,光阳FILLY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