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我们谈到即将上市的宝骏云海,将通过入门即顶配的理念重塑15万内智能长续航SUV标杆,其在智驾、续航、快充、配置等层面的表现,也确实如宝骏所说那样达到了同级、同价位领跑的水准,但如今新能源车的电池安全才是头等大事,尤其是在受外力冲击导致热失控之后,动力电池能否保证保持全程无热扩散、无起火、无爆炸现象,并给驾乘人员留足逃生自救的时间和空间,是我们今天要和大家重点了解的核心。在这一方面的表现能够让用户满意的话,宝骏云海估计就没有啥短板了。

四大维度或最高等级五星认证
8月27日,宝骏云海顺利通过了国家级汽车检测机构——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(简称招商车研)组织的中国电动汽车安全测评,并以优异的安全表现,在安全提示、应急救援、火灾防护、数据联动四个维度获得最高等级的五星认证。而这四大维度的测试,也基本涵盖了热失控之后,车辆电池、驾乘人员需要面对的真实场景,在保障人车安全方面极具参考价值。
具体来看,当φ8mm测试钢针从整车底部刺入电池,即可触发单颗电芯热失控,宝骏云海智能安全系统首先确保车内人员安全,立即通过仪表盘、警报声等多种方式向驾乘人员发出安全提示,并且车辆外部灯光开始闪烁,同步进行的还有断开高压电、毫秒级解锁车门、启动车门应急开关,这样以来,驾乘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得到电池热失控的信息,并且车辆会通过安全智能系统帮助人员打通逃生通道,这一顿操作下来,也许只需几秒钟就能保证所有乘员安全逃离车辆了。

同时,云海更不用担心热失控之后电池会起火、冒烟甚至爆炸,或者担心逃生动作慢了,比如车里有老人孩子的情况,互救逃生速度肯定打折扣的,这种情况下会不会受热失控电池烟雾等有害气体和高温的侵害,其实这个大可不必。
因为实测结果来看,其整车底部仅出现短时烟雾状态,电池包并无热扩散、无起火、无爆炸现象,车内温度维持在40℃以内,座舱内氧气含量在标准范围内且无可见烟雾、有毒气体。能在热失控之后继续保证座舱温控、呼吸安全,主要是依靠神炼电池的电芯“问顶技术” ,创新L型安全极耳,极片顶部采用绝缘保护层与宽裕overhang设计,配合高热稳性、低热传导陶瓷层涂覆,最高级别阻燃V-0硅基耐温密封材料的应用,真的是在用户看不到的地方下功夫了。

如果电池热失控事发时车辆处于锁止和没人的状态下,用户也能够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端APP获取失控信息,云海基于同级领先的“车端+云端”双BMS系统,智能“管家”24小时秒级安全巡检,精准监控车辆状态,接收失控求救信息,覆盖超240项安全监管、超80项故障预警,系统检测到热失控之后会及时通知车主,启动应急救援。
所以,宝骏云海的这套智能安全系统是覆盖全场景的,有人的情况下提供毫秒级逃生通道,没人情况下及时告知车主。

完成整车多点失效热安全测试
也许大多数新能源车企在通过上面四大维度测试后,就认为可以满足上市条件,但宝骏并不这么想,它固执的在电池安全测试上给自己增加难度,也就是模拟整车事故中电池包面临的二次受损,采用第二根钢针从整车底部另一端扎入电池,模拟整车电池二次针刺,但结果显示车辆依然未发生任何起火爆炸现象。

结束语
两次高强度针刺,高度还原用户使用车辆的极端事故场景,也属于是涉及电池安全的天花板级别应急测试了,而绝大多数车辆事故中容易诱发电池热失控等安全事故的情况,根本达不到宝骏云海此次实测标准,所以用户更无需担忧其动力电池安全问题。不断提高测试上限和安全底线,是宝骏云海“智全”实力的完美体现,也进一步夯实其“入门即顶配”的市场定位,预售期间2000元下订即享价值51888元九重大礼,并将于9月上旬正式上市,敬请期待。